可过年时怎么也得未来的儿媳妇或女婿亲自登门的,拜年嘛,自然是晚辈给长辈拜年,也自然是未来的儿媳妇或女婿了。这时候无一例外的是男方先去女方家拜年,然后女方再回拜。即是拜年男方除了要带上比其他节日更多的礼品外,压岁钱也是少不了的。既然男方先去女方家的,当然是女方家先给男方压岁钱,等女方回拜的时候再加一倍给压岁钱。要是在这期间女方家对男方不满意了,就会不给压岁钱的,女方不用说也不会回拜了。每当这时,男方都是喜忧掺半的。可是没办法,规矩就是这样的,谁也违不了的。
一年以后,王菜园的邓家就提出娶媳妇了,理由是孩子大了,该成家了。理由冠冕堂皇,走亲戚实在太花钱也是原因,不过这个原因不大好说出口。杨翠玲的爹倒是爽快,闺女早晚都是人家的人,接走就接走吧。杨翠玲的娘却有些舍不得,她的借口是闺女还小,还不懂事,她再教教再说。后来,媒人也来了,说一回说一回说了几回杨翠玲的娘还是这句话,不改口不松口。邓家就急了,想东想西的想了几天想出一条主意来,让半大孩子邓金柱带了七七八八的礼物走亲戚来了。不年不节的带这么一堆礼物来走亲戚,杨家人就被弄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,但还是像往常那样招待了,吃饭前探他的口风没探出什么来,心里疑疑惑惑的,吃了午饭大人们还是都躲了出去,腾出时间给俩孩子说悄悄话的机会。说东说西说了半天,邓金柱也没有像往常那样要走的意思,杨翠玲就有点着急,走不是不走也不是。随着时间的流失,杨翠玲甚至有点害怕,万一这个叫邓金柱的半大孩子对她动手动脚可咋办,她是拒绝呢还是接受呢,似乎都不好。后来,杨翠玲的担心越来越大,就忍不住露在脸上。邓金柱见了问,你有事吗?杨翠玲正中下怀,赶紧说,是,你走了我就干活去。邓金柱说,我帮你吧。杨翠玲说,不用。邓金柱就说,我知道你忙的,我不走了帮你干活。杨翠玲听了心里咯噔一下,找了个借口就出去了。杨翠玲的娘听了,眉头皱了一下,没说话。杨翠玲的爹说,好了,叫孩子回去吧,叫他老的来商量商量。杨翠玲的娘瞪了他一眼,说,干活就叫他干活,还省的觅人了呢。当下就安排了邓金柱跟她家人一起去锄地。
邓金柱也许别的不行,干活有的是力气,当下听了兴冲冲地拿着家什跟着杨家的人就一起下地了。到了地里,邓金柱搭眼一看不等杨家人安排,闷着头吭哧吭哧就干开了。邓金柱也不含糊,一直就这么吭哧吭哧的干着,不抬头也不偷着看杨翠玲,不歇气地干。杨翠玲的爹就有些过意不去,可是不大熟捻,既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好叫他的名字,只好囫囵依儿叫,歇歇,歇歇。邓金柱回头嘿嘿一笑又干了起来。这样一直干到饭时,邓金柱才跟杨家人一起回去。杨翠玲的娘一看半大孩子邓金柱这么有眼色,干活也不惜力,就有几分喜欢邓金柱了,一高兴就多做了几个菜,饭桌上还一个劲地往邓金柱碗里叨菜,弄得邓金柱紧张起来,脸红了,汗也下来了,不过,心里挺滋淰的。
晚上,吃完饭,邓金柱以为杨翠玲的爹和杨翠玲的娘会像上午一样借故躲出去,留下他和杨翠玲在家说悄悄话。然而,没有。杨翠玲的爹一袋接一袋地抽烟,杨翠玲的娘就要杨翠玲刷锅、洗碗,她像杨翠玲的爹一样陪着邓金柱坐在堂屋里。邓金柱不知道该说啥,也不敢说,怕万一说漏嘴了杨家一不高兴退了亲,他可就傻眼了。可是不说话就这么干坐着也怪没趣的。倒是杨翠玲的娘开口了,问他一年来都在干啥。邓金柱如实说了在北京一个建筑队干活。于是话题就围绕打工说了起来,无非是干多久、挣多钱、吃得好不好、工头人怎样、北京啥样等等。唠唠叨叨夜就深了。
第二天也是这样。邓金柱和杨翠玲的爹、娘都有些难为情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,可不说又不行,想躲出去让闺女和邓金柱说悄悄话又觉得不妥,左不是右不是的。本来可以让杨翠玲的哥嫂来陪着说说话的,可杨翠玲的哥过了年就出去打工了,一直到现在也没回来过,单单让嫂子一个女人家来陪小姑子未来的丈夫好像不大合适。正为难着,一个人走进来,说,叔,前门唱小戏的,你去听不?杨翠玲的爹凝了神,果然听到了唱小戏的打鼓声,咚咚咚,咚咚咚。想走,看了邓金柱一眼,对那人说,你去吧,我一会儿再去。那人就走了。杨翠玲的娘正愁没法应付,见了赶紧对邓金柱说,跟您大爷听小戏去吧。邓金柱不大喜欢听小戏,可在家又没什么事,想跟杨翠玲说说悄悄话又说不成,心里也清楚怎么回事,听了杨翠玲娘的话,慢吞吞地说,好,那我去了,大娘。跟了杨翠玲的爹走了。
第三天还是这样,第四天也是。村里人自然会看见的,有人就指指点点的,也向别人打听,跟自家闺女没过门的女婿比较一番,短短长长的议论一阵子,见了杨翠玲的娘真真假假的夸赞几句。第五天还是这样,村里人说什么的就都有了。到第六天头上,杨翠玲的娘终于坐不住了,可又不好说出来,那样她脸上就挂不住了。邓金柱说了倒好,可她不能答应,而不答应又不中。杨翠玲的爹被她骂了几回也不说话了。杨翠玲的娘就暗暗着急,不知道该咋着好。正急着,杨
一、第一次见面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